4/04/2021: 重新着眼创作

2021/04/05 10:39

创作是艰苦同时快乐的,现当下可能不是一个对于创作丰盛的环境,而也能在精心打磨的日常中慢慢沉淀。而创作的源泉让人苦恼,却其实就掩藏在自己的经历中。

本周开始的时候因为创作的事情被提到眼前,强迫正视,所以焦虑了两天。而其实缓解焦虑的方法也就是好好做事。


本周的探索路径从习惯开始,太多习惯一次关注不过来,所以关注到最近在培养的早睡早起。而后又因为早睡早起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创作计划,所以最后主要探索的内容却是创作的心态方面。

「富于理性」的即刻看到

写周报时,意识到自己陷于”Monkey‘s schedule”, 即放任自己心中的野猴子去追逐多巴胺——花大量时间刷碎片化消息,拖延正事。
...

Maker 的工作需要大块时间来酝酿、完成,做事情是要以半天为单位的;而传统的 Manager 会把日程切得细碎,用各种会议填充。PG 发现,如果创作者被强迫适应管理者的日程,会导致生产力急剧下滑。

PG 这篇文章写于 2009 年,那时候社交网络 APP 还不具备如今的致命诱惑力。现在,对 Maker 生产力的威胁又多了一个,Monkey’s schedule, 屈从于原始大脑对多巴胺的追求,以及手机里无限供应的多巴胺。

又在 Bookthing 的即刻看到

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5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心智残疾”。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

这又让我想到不在场里引用《倦怠社会》的那段

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这种深度注意力却日益边缘化,让位于另一种注意力——超注意力(Hyperaufmerksamkeit)。这种涣散的注意力体现为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由于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因此它也绝不接受一种深度无聊,而这种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完成任务的思维甚至渗入了我们的游戏生活中,没有明确目标田园生活(星露谷,动森)往往变得非常得肝,或者不知道做什么。引发即友富于理性的原文作者创业时,从晚餐时到凌晨3点是 Maker's schedule, 从上午11点到晚餐是 Manager's schedule。而参考其他很多专业创作者的日常,每天写作常常是必要的部分。比如哲学家叔本华每天早7点起床,不吃早饭。喝一杯浓咖啡,一直写作到中午,规律生活,27年未变。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接受这个建议的最好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把每一天都当作你将永远重复一样生活。这可能首先就是要精细打磨自身的日常习惯,留出避免被琐碎事项打断的深度思考时间。


但另一方面,Bookthing的另一篇文章又提到

我们强调表达,而非思考。

“大量的信息”、乃至“大量的输出”,都是一种狂热。

“思考”,作为一种孤独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巨大的稳定效果。

...

《深度工作》一书作者 Cal Newport 在一篇文章中引述海明威的一句话:

“我的工作习惯很简单:长时间思考,短时间写作。”

“My working habits are simple: long periods of thinking, short periods of writing.”

看似与每天写作的日常冲突,但我觉得其实是这两种说法中写作的目的有所不同。写作可以不以表达为目的,而作为思考的助推手段,这样写作也就是思考的一部分。快写慢改也是一种对作品的思考的打磨的过程,同时避免了完美主义的自责造成的停滞不前。所以这其实殊途同归的,是希望让大家发掘更多长段的深度时间。


另一方面是如何创作,困住我的不在术,而在道(凡事往往如此)。小米的新 Logo 引发了很大的讨论,看了一篇文章聊这件事。虽然不觉得太有启发,但还是有一点让我感觉比较重要。

当然设计师缺乏 DesignThinking 也和国内大多数院校的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体系里更偏重术层面的教育,比如怎么让一个设计有创意,怎么要一个设计好看,这些都没错,但大家应该更重视一个设计诞生的初衷和原点是什么?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问题解决方式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但也被经常忘记的话,觉得我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才会总是陷入纠结之中。而其实各种创作也皆是如此,纯粹的美感设计中,也有着传达。

在美术上这种衰败也许更显著,因为技术审美的框架崩溃得更早,物料的正当性久已消失,我们(在少数大城市)虽然还能够看到为数众多的艺术展览,但其中多半只是并不构成作品的技巧练习——通常,我们会把这些仅能用以提高或展示熟练度的东西叫做习作,而非作品。

——播客不可理论的节目嘉宾张重在知乎的一段回答

插画创作中,常常发生的「成稿不如草图」。想来也是在细化过程中,掉入了细节使得原来的表达目的被劣化了。


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目的同样是一件难又重要的事,因为人生苦短,并且事情很难做好/做久。花时间揣摩别人希望我们写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这从来不会产生好作品。因为你不关心的事情,你自然不会有所沉淀,你能给出的也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对于Dorsey 来说,(PayPal,Twitter 和 Square)这些都可以认为是一个大型集成系统。交易就像交通。交通流过美丽的桥。而桥是地图上的一个点。地图是机制、流动和交互的表达。而他从八岁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些东西。

人生苦短,去做你热爱的事,

Meyer大学读的是政治学,毕业后感到迷茫,准备去考LSAT,读法学院。考前,他接到一个长辈的电话。

长辈:所以你打算做法律工作?

Meyer:也未必吧

长辈:???人生苦短,抓紧时间去做喜欢的工作

Meyer:可我不知道喜欢什么

长辈:你在逗我吗,从小到大,你就没停过谈论食物和餐馆

仔细考虑之后, Meyer转而去学习餐厅经营和厨艺,成为纽约对餐饮界鬼才,开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米其林餐厅,后来又以热狗车孕育出了 Shake shack。

—— 即刻 @富于理性 的听 How I Built This 的播客笔记

而从各种各样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找到喜爱之事的力量,之后会这方面的事情也会继续想和整理。


最后,创作也是一场冒险,艰苦而快乐。但很多人的问题在于看到那么多好的东西之后,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绝望之谷)。我也仍然在尝试翻阅,但看到即友树柳的推文

對身處困境或將身處困境的朋友有一個承諾:

你有力量,勇猛乾,

竭力還有我来接住。

很受感动。有这么一个能为你保底的朋友或者家人,就像知道可以靠岸所以能够航行更远,能给人很多勇气。我也想尽自己努力,做这样的人。


本周读了《克拉拉与太阳》,关于人心的成人童话。看心灵纯净的AI如何映照出人心的复杂。有人觉得转折点很没道理,但我觉得那种现实中突然的超常力量才是魅力所在(让我想到了《Paperman》)。喜欢后记的一些评讲,在书中附上后记感觉是很好的形式,帮助理解了对作品(或者看到不同的角度),同时书也能拿到更好的评价吧 233。

附上两段后记:

自我欺骗的根源并非人心的虚妄,而是人心的脆弱;它是人心为自己筑起的一道简陋的缓冲,使我们不必迎头承受现实的全力一击,而是能够假以时间,渐渐地接受现实。

正是由于自私的欲望与升华的渴望并存,人类的心中才会充满了矛盾、彷徨与痛苦;没有了自私那下坠的重力,一切崇高、向上的人性也就虚无缥缈得失去了分量。自私是人类沉重的负担,但也许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也会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重要的锚点吧。


下周可能会更多思考一下创意的生成(不过这种事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创作的心态也会并行考虑。另一方面也还是要考虑日常时段安排的问题,放假几天还是觉得时间利用率很低。第三还有真正术的方面,也就是专业上的技巧。这三方面的时间需要平衡和考虑能否和其他时段复用。

最后是本周「生命中的盐